(资料图)
中新网河北新闻2月6日电 (王天译 靳雪利)农历正月十六上午,在河北省邯郸武安市徘徊镇姚家峧村,跑旱船、扭秧歌、踩高跷、跑帷子等多个“非遗”节目轮番上演,一场传统社火文化盛宴“舞”出了武安新年新气象。
姚家峧村党支部书记杨录明说,社火文化在当地已有400多年历史,按照当地风俗,每年从正月十四开始,为期三天。这期间,全体村民自发组织起来,家家户户齐出动,男女老少精心妆扮,扮作各种角色,进行祭神、摆道子、跑帷子、高跷、武术、竹马、旱船、抬阁等社火表演,整个游行队伍浩浩荡荡,沿着石板路穿行在大街小巷。
在现场,“跑帷子”表演引得观众阵阵掌声。由两名儿童作为“蓝旗”,代表太阳和月亮引领队伍,二十四名壮年男性组成的“雄神”,代表24个节气,身着黄衣红裤,手持由铁管、布条、纸花扎成的“帷子”,伴着节奏明快的锣鼓声,不断变换队形,不一会儿,队伍中出现了“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、国泰民安、天下太平”等字样。
“今年元宵节,全市共有113个村组织开展了民俗文化活动,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到了武安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,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,在全市营造了传统、欢乐、祥和、喜庆的节日氛围。”武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刘东方说。(完)